浅析城鞍式花盆区中卉容器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厦门宝振科技-米乐体育官方
在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环境,重建城市绿色空间,为喧闹的都市保留一片清新的绿色。现代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该城市的市容特塑料花盆色与品位,而且代表着人们的文明程度及绿色文化的积淀。城市绿化建设还具有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连云港市决策层高度重视城区绿化工作,不断掀起了全民绿化高潮,在2006年被江苏省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后,2010年又积极谋划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新一轮绿色港城建设进程中,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城区绿化,提升城区绿化综合景观效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一、连云港市城区绿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连云港市坚持创建“绿色港城”不动摇,全面提升城区绿化不松懈,一个大绿量、生态型、高品位海滨城市形象崭露头角。
一是城区绿量快速增加。按照“见缝插绿、猛增绿量”要求,全市连年掀起绿化高潮,城区绿量快速增加。据统计,2005年以来,连云港市新增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764公顷、绿地面积1648公顷,相当于之前5年新增面积的1.7倍、1.6倍。到2010年底,连云港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达38.73%和34.78%,分别比上年下降1.94、1.35个百分点,人均绿地面积达11.3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1平方米。
二是绿化品质明显提升。在增量扩绿的同时,更加注重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和生态景观构建,广泛运用小品建筑、铺装等手法,使“乔、灌、草”科学搭配、立体布局、厚重气势,绿化综合景观的品位、档次明显提升。市区初步形成了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公园广场绿地和城市小游园“点线相连、区块呼应、绿色环抱”的生态化系统,涌现出一批如郁洲公园、在海一方公园、河滨公园、三大出入口和新港城大道让群众赞许、满意的绿化精品工程。
室内植物墙容器
三是多元投入大幅增长。新观念带来新办法,连云港市绿化资金筹措积极转向市场运作,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加的同时,银行信贷多元化投入快速增长,为城区绿化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据统计,2005—2010五年间,连云港市城区绿化共投入21.27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3.07亿元,占14.4%;市场化运作资金18.2亿元,占85.6%,相当于2000年&m单体花盆dash;2005年该项投入的5.3倍。
四是养护水平逐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摸索,确立了“谁建设、谁养护”原则,推动了养护主体责任化;引入招投标、包栽包活等市场手段,推动了养护方式市场化;推行“管养分离”、明晰管养分工,推动了养护管理制度化;坚持培育扶持并举,推动了养护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目前,连云港市2000年后新增绿化全部实现市场化养护,城区绿化养护良好率达90%,“种养并重”天桥绿化 观念渐入人心,城区绿化的管养水平逐步提高。
二、连云港市城区绿化存在问题
鉴于薄弱的基础的自然条件限制,连云港市城区绿化水平虽逐年提高,但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口尚存,增绿困难较大。近年来,连云港市建成区面积以每年10平方公里以上速度递增,按35%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率计算,连云港市每年至少新增绿地320公顷,但实际年均新增绿地面积仅为240公顷,年屋顶种植花箱缺口达80公顷。目前,按建成区120平方公里连云港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指标仅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低0.44、1.27个百分点,若缺口长期不能弥补,上述绿量指标必然跌出国家园林城市指标范围。同时,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大量的规划绿地和拆迁补偿绿地被挪作他用,给“增绿”带来一定阻力。
2.人为毁绿频发,绿化管理艰难。以各种借口、各种手段退除、损毁绿化设施,是当前连市城区绿化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为方便交通,千方百计将道路绿化带花球打开缺口,这在无形中缩减了绿化总量,并严重破坏了整体绿化效果。据统计,全市因此导致的绿化损失近百处,仅朝阳路中医院至瀛州桥不足2公里的距离上,就有此类缺口17处,合计390米。二是盗挖绿地电缆、盗取绿化石材、破坏绿化景观设施等人为毁绿情况异常严重,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例如,盐河路、华联广场的草坪灯在建好后一个月内就被破坏殆尽。海昌南路、大庆路等路段增建花坛后,少数临街商户故意向坛内泼洒热油及化学物质,导致大量苗木花卉死亡。三是城市拆迁、建设过程中对绿化保护不利,毁绿情况客观存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连云港市因房地产开发、道路拓建、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诸多原因毁坏绿化近百公顷。
3.制约因素突出,养护能力不足。大面积新植绿化的同时,城区绿化的养护任务进一步加重,凸显养护能力的不足:据调查,目前财政每年用于绿化养护经费为1200万元,按3元/平方米的最低养护成本计算,市区1600公顷绿地共需4800万元,缺口达75%,若以省标6.7元平方米计算,差额更大。养护经费不能“费随树增”,让新增绿地的养护捉襟见肘。二是体制机制不顺。目前,建设、交通、国土等单位多头建绿、多头养护,造成效益较低、难以协调,存在损毁—建设—再损毁和行政执法上的权、责分离等情况模块式屋顶绿化。据了解,许多城市都设有绿化“管养中心”,承担具体养护任务,实现了管养分离,而园林景观工程连云港市绿化的行业管理、养护组织和监督检查等任务则“政事不分”地落在建设局园林绿化处,给市场化养护带来体制障碍。
三、提升连云港市城区绿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当前,连云港市城区绿化正处于完善布局、形成体系、提升规模的关键时期。应进一步树立科学理念、创新工作举措,走“高品位”、“经典化”绿化之路,具体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优化布局协调发展,多维推进城区增绿
绿量是绿色生态的基础,也是绿化综合景观的关键。当前,连云港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持续增长压力较大,迫切需要新的绿量增长点。为此,建议调整绿化布局,科学扩绿、增绿。
区域布局上,突出老城区增绿。老城区现有绿量仅相当于新城区的50%---60%,是增绿的重难点。一是“改造扩绿”。旧城改造规划必须统筹考虑各项绿化指标约束,优先安排绿地建设并严格落实“绿线”,可对各开发项目实行“绿地捆绑”,进行严格制约;二是“见缝插绿”。进一步分解目标90度花盆任务,引入考核、奖励和补贴机制,发动单位和社区补绿、植绿和拆违建绿、开墙透绿;三是“立体绿化”。“向上”伸展绿化空间,在弥补地面绿化不足的同时提升城区绿化水准。建议在新浦区推行墙体绿化、围栏绿化、阳台绿化、桥体绿化和立体花坛绿化等立体绿化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市区推广。
空间布局上,突出城市廊道扩绿。一是突出东陇海铁路沿线和东盐河沿岸的绿化填充。上述两线是连云港市城区的重要通道,且环境基础较好,完全可以做绿化精品线。但由于多种原因,数百公顷的绿化带长期闲置。建议市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相关绿化工作;二是提升城区道路绿化。按绿地率不低于40%的的标准和复层设计思路,重点增加港城大道、瀛州南路、海连路、郁州路、朝阳路、海宁路、新建路、中山路、海棠路等城区主干道路绿化层次和厚度,向林荫路和园林式道路方向发展;三是改造城市河滨水岸绿化。按照立体式、大绿量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玉带河、西盐河、龙尾河、大浦河、蔷薇河等城区水系岸线绿量并进行景观改造,尽快形成城区绿化的“水绿网”。
2.高端开发山海资源,提升城区绿化品位
“山海相拥、山城相依”是连云港市的城市生态特色。高水平挖掘山、海、港、城资源,是提升连云港市城区绿化品位的独特优势,也是可行之策。
一是提升规划做“精品”。“国际性海滨城市”将连云港市的发展定位在国际水准,城区绿化必须与之相衔接。宏观层面,连云港市现行绿地系统规划为2005年版,许多方面已不适应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建议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加快修编、提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层面,鉴于海滨新城、新海城区等“一心三极”的不同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区建设风格,建议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依据三大城区不同功能和景观定位,分片区制定城区绿地系统控制性规划,细化绿化实施方案,打造具有不同功能、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在微观层面,适应国际性屋面种植花箱海滨城市建设需要,对于市区内重点、核心绿化项目、重要单体景观方案设计,应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聘请国内外一流规划机构参与设计,努力创造一批能代表连云港形象、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准的绿化“经典作品”。
二是高水平推进山体绿化。城环山筑、山壮城势,举目国内其他“依山城市”,无不重视山体的绿化美化。从连云港市现状看,受地质、气候条件的火灾、病虫害等影响,横亘城区的云台山脉的山体森林覆盖率仅在11%左右,且面向城市的山体绿化严重缺损,“秃山”非但未能“成景”,却愈发反衬城区绿色不足、缺乏生机,严重影响城市的总体品位。连云港市应进一步突出将云台山脉作为城区绿化的一条“动脉”加以规划、建设,纳入城区绿化体系,推动“绿化上山”和“项目进山”,围绕近城山体布局森林公园(游园)、生态度假园、休闲苗木花卉园等绿色生态项目,把云台山打造成为“城中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