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看城市,高楼林立;从空中看高楼,光秃秃的楼顶。如果从高处放眼望去,能看到满眼绿色,那该有多养眼?北京正在努力让这样的场景成为现实。立体绿化在北京早有尝试,长城饭店、昆仑饭店等不少楼房地锦已经爬到了五六层楼高;国家博物馆、全国政协礼堂等建筑的屋顶上,一片片葱茏装扮着空中的北京。但如何让这星星点点的立体绿化呈现燎原之势?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强制措施:凡是符合条件的12层以下公共机构所属建筑,都应当实施屋顶绿化;公共建筑的新建或改建项目,符合条件但未将屋顶绿化纳入项目设计的,规划部门将不予审批。
立体绿化工作也写入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并确定了5年完成100万平方米的发展目标,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了落实责任书。目标已明确,政策已出台,北京市城市绿化是否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市屋顶绿化协会会长谭天鹰。
为墙体穿绿,让屋顶成为空中花园,立体绿化很中看,但是否中用呢?谭天鹰说:“没做过屋顶绿化的人对这件事会有一万个疑问,做过屋顶绿化的人就知道它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寸土寸金,可绿化用地紧张而且拆迁腾地代价昂贵,大面积的屋顶就成了增加城市绿化量、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的巨大空间。相对于大城市中心城区土地的高昂费用,屋顶绿化每平方米100元-500元的造价可谓相当经济。一栋楼脚种一棵地锦,稍加养护,很快就能爬成几十平方米的绿墙。
别看花钱少,立体绿化的效用却不小。谭天鹰介绍说,有研究数据显示,同一栋楼屋顶绿化了的房间相比没有进行屋顶绿化的房间可节省70%的空调能量;在炎热的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室内空气温度较无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3℃-5℃,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10%-20%。此外,屋顶及墙面绿化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飘尘,优化生态环境,还能截留雨洪,对减少市政管线的雨洪压力作出巨大贡献。